●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   ●连续两届全国先进(民间)社会组织   ●全国优秀协会   ●全国建筑业先进协会   ●山西省全省社团建设先进单位   ●山西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党组织
公告:
践行绿色发展 力拓行业辉煌
——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2014年工作报告
2015/1/8 9:00:19

践行绿色发展 力拓行业辉煌

——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2014年工作报告

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 戴显明

 

    21世纪以来,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现代世界发展的共识。在社会总体资源消耗和总体环境污染中,建筑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力推进建筑资源节约,减少建筑污染排放,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混凝土行业作为建筑行业内资源、能源消耗大户,其未来发展必然与资源、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全行业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施工、使用及废弃的全寿命过程中,依靠科技进步对原材料综合利用并在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科学地利用各种工业副产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行业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混凝土行业的低碳排放、低资源能源消耗及对环境友好,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在当今世界混凝土行业的产业发展环境下,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实现混凝土行业的绿色生产,已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和混凝土行业从业的必要。

 

一、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技术环境

    改革开放35周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明确指出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关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明确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将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围绕这一基本国策,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在近年来陆续颁布了《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等文件及标准规范,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倡导建筑业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经营,把改善环境当作拓展生存空间和提高竞争力的机会,铸造中国建筑业绿色竞争力,提升包括混凝土行业在内的建筑业内相关产业的节能环保水平,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

    20141月,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有关要求,加快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和中国建筑业协会的要求,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向各省市协会及各会员单位发放了征求意见稿,并在得到大量反馈意见后组织专家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正式文件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进行了反馈,我本人也代表混凝土分会参加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修订《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就反馈意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经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整理归纳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在正式发布的《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中得到了大量体现),2014813,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2014416,为规范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保证预拌混凝土质量并满足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2014),对预拌混凝土生产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行和持续发展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2014424,经过数载酝酿、多次修改审议,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八次会议高票通过,将于201511起施行,此次环保法的修订中有关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衔接、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等内容都将对混凝土行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将成为混凝土行业碳排放等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基础,并且也意味着混凝土行业的节能门槛、环保门槛将进一步抬高,环保节能的理念将以法律的形势进一步渗透进混凝土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以上相关文件、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连续发布的同时,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主持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指南》、《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等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套标准规范也已在编制中,即将陆续推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实现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正在完善构建。

 

二、我国混凝土行业的产业规模及发展现状

    当前,经过多年来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我国混凝土行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行业形象不断改善,同时,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的50%,混凝土工程规模及混凝土行业的从业人数均居于世界首位。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统计,2013年,我国混凝土行业实现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利润总额接近600亿元,均创历史最高和最好水平。其中,预拌混凝土企业截止2013年年底已超过7000家,年总产值近5000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接近45亿立方米,年实际产量达到17.3亿立方米。同时,混凝土制品行业在国家近年来推进建筑产业化政策的拉动下,利好信息不断释放,正成长为社会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凭借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科技附加值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以及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在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房地产投资放缓的环境下,仍然在2013年实现了超过15%的增长速度,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水平显著提高,在保障房建设和住宅产业化建设中与预拌混凝土行业互相补充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一同为我国建筑施工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在历经多年的编制之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已于2014210正式发布,于今年101日起正式施行,另一国家级行业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也有望于明年施行。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产业化正加速迈进标准化建设的新时代,混凝土制品行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仍处于增速放缓时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同比提升至7. 5%,经济企稳态势较为明朗)。4月份以来,国家出台实施的一系列“微刺激”、“稳增长”措施已经初见成效,6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从5月份的16.9%回升至17.9%,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给混凝土行业带来的压力,从全国范围来看,混凝土的产业规模总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除个别地区负增长外,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均实现了有序增长,但行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呈现了一定程度的小幅下滑,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来到了一个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里程碑式的节点之上。

 

三、影响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产生原因

    虽然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混凝土行业取得的成绩足以自豪,但行业在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将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的实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产能过剩,区域性生产力有待调控;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有待增强,行业装备自动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法的推广应用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有待提高;产业集中度较低,品牌效应不明显,规模效应有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的独立运作、互为补充有待进一步增强;企业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不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以上问题已经引起了行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已在各级协会的多次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和研讨,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使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缓解,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仍然值得我们全行业认真思考。除了目前体制的不完善、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一些过度投资导致的不合理竞争之外,行业自身的粗放式管理和局部无序发展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能否克服这些方面的不足,将不足作为企业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在大力提倡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今天,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强弱存亡的关键,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和管理要素

    2013年以来,北京、深圳、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昆明、郑州等省市政府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发布了若干“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管理规定”,如北京市《关于加强预拌混凝土使用管理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深圳市预拌混凝土与预拌砂浆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苏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等。而在此之前,上海、天津、重庆、辽宁、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市亦已发布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各地预拌混凝土行业相关政策的加速制定和密集出台,一方面反映了传统混凝土行业因资源能源消耗大、对城乡环境影响大,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从而在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下,首先要求混凝土行业生产的全过程必需满足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进行清洁生产、绿色经营,是规范、治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因混凝土行业所具有的强大的消纳各种工业废弃物的能力,使混凝土行业兼具建设功能和环境功能,产业地位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认可,各级政府及各级协会对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和引领的一面。

    新的产业环境意味着新一轮的困难和新一轮的机遇,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引领下,近年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将转变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绿色生产作为行业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为我国混凝土行业全面实现绿色生产贡献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了当前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和管理的重要元素,值得全行业学习和借鉴。一是依靠规模经营和多元化发展,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混凝土行业是个较分散的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品牌效应较差。依靠规模经营可充分利用优势品牌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能使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混凝土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投资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围绕价值链横向拓展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经营格局,适当发展掺合料、减水剂、骨料配套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增强节能环保意识,重视科技进步。随着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绿色施工的要求,建筑市场对混凝土的品质指标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现代混凝土材料向着高强、高流态和高耐久等绿色高性能方向发展,能否提供满足各种工程结构技术要求的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环保、循环发展的要求,既是对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储备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挑战,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未来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的重要条件;三是依靠现代科技,实现科学化管理。混凝土企业的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客户管理等各个方面,虽然当前我国混凝土行业生产工艺装备在不断进步,但许多企业管理水平并没有取得同步提升。受专业人才缺乏和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限制,许多混凝土企业仍然习惯于沿袭过去多年形成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以大量需求拉动行业发展的时期尚可差强人意,而在强调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混凝土企业智能化自动操作系统,数据自动采集、存储、传输系统,车辆自动排位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此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管理、材料管理、成本核算的科学化与自动化,使大量繁琐的管理工作由计算机代替完成,使之更加科学、准确;四是以人为本,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们混凝土行业,就是要全面保障员工的利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企业和员工同步的又快又好的发展,以此构成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形成企业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混凝土企业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营需要一支忠诚、稳定、技术熟练的员工队伍,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还需要一个稳定的管理团队和一个卓越的技术人才队伍。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混凝土企业的人才缺乏更为明显,不仅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也只占全体从业人员的15%左右,加之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作报酬优势不明显,因而行业内高素质人才时有流失,企业之间人员流动亦相对频繁,互相挖墙角的现象时有发生,既不利于企业稳定、安全、高效的生产,也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五是以诚信经营为本,恪守企业社会责任。由于近年来局部地区混凝土行业产能增长过快,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一定程度的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缺失,部分混凝土企业在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采取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恶意竞争手段,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给建设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这种行为必然导致行业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和行业整体形象的被歪曲,影响到包括这一部分企业在内的全行业的共同利益。我们必须认识到,越是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中,越需要依靠行业自律自觉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坚持诚信经营,共同抵御经营风险,有效制止企业竞相压价、垫款供货引发的恶性竞争,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维护行业的整体利益。以循环发展实现企业与行业的共同发展,以诚信经营恪守企业的社会责任,立足长远,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六是要加强传播和交流混凝土企业绿色低碳生产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生产工作的开展。面对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我国混凝土行业新一轮的发展必须从企业价值定位、业务模式定位、人才经营模式定位、企业资源定位等角度进行积极地大胆创新,在内部的组织模式、人才战略、创新体系建设、知识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提升,从而培育和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实施绿色生产示范工程,并通过实践加以总结,制定有关绿色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标准,进一步将绿色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七是要建立混凝土企业绿色低碳生产评估机制,合理规划布局,从源头提升全行业绿色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目前我国混凝土行业发展仍不平衡,一边还没有推广应用到位,一边处于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背离了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建议加强宏观调控,在政策设计上加以控制,建立新的企业绿色低碳生产评估审批制度,规范绿色低碳混凝土行业准入条件和验收标准,从源头上提升全行业绿色生产技术及管理水平,并为绿色低碳混凝土的发展提供适当的政策扶持,用一定范围内的强制推广或优惠政策保障绿色低碳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同时依靠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及各省市协会等行业协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为混凝土企业生产绿色低碳混凝土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

 

五、各级行业协会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综合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和管理要素,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当前循环经济环境下我国混凝土行业新的产业环境和发展模式,行业新一轮的发展必须顺应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规章的要求,从企业价值定位、业务模式定位、人才经营模式定位、企业资源定位等角度进行积极的创新,在内部的组织模式、人才战略、创新体系建设、技术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和提升,把暂时的困难当作行业发展的机遇,把相对的不足转化为企业提升的空间,通过全面实现绿色生产,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培育和打造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我国混凝土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与各级省市协会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关注我国混凝土行业,认真行使行业协会职能,不断向政府反映企业的愿望和要求,组织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政府制定行业相关政策,维护企业的基本权益,规范混凝土市场的正常秩序,全面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我国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2006年以来,应广大会员单位的要求,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与各省市协会共同在行业内开展了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至今已开展五届,形成了公正、严格、完善的评审制度,得到了全行业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广泛认可。在评审细则的要求和评优活动的带动下,我国陆续新建和改建了多座工厂式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这一系列新型搅拌站以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集成技术为指导,从选材、设计、生产、供应和产品等多个环节着手,以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厂区建设最优化三大原则为基本目标,采取技术与管理措施,将“绿色”理念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全过程要素中进行系统性体现,实现了预拌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的绿色低碳,为行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20147月以前,我国混凝土行业按6%的征收率实行简易征收,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税负过高的问题,而且在之前国家一系列的财税改革中,混凝土行业均未能获得改革红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税务压力很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阻碍了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恶化了混凝土行业的生存环境。20093月,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下发了建协砼(200906号《关于就混凝土企业增值税问题开展调研的函》,在行业内展开了关于混凝土企业增值税问题的调研。调研工作得到了行业的积极响应,收到了众多省市协会和混凝土企业的函电,分别从行业协会及企业自身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的困难和向下调整增值税的必要性。20099月,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就调研结果形成了报告,通过中国建筑业协会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政司第一次提出申请向下调整商品混凝土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并在此之后,每年均形成报告,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政司申请向下调整商品混凝土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2013年年初,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再次收到了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业内大型企业的报告,反映混凝土行业增值税征收率过高的问题,在这些报告的基础上,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组织专家形成了《关于推进混凝土行业增值税征收率调整的工作方案》,经2013年中国混凝土年会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再次形成了报告,并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申请下调混凝土行业增值税征收率,希望能够尽快解决行业增值税征收率过高的问题,为行业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今年613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财税[2014]57号文通知,决定从201471起,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将6%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此次调整体现了公平税负,对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虽然此次调整并非专对混凝土行业,但仍然不能否定全行业为此做出的努力对新税收政策出台所起的作用,也体现了行业协会倾听企业心声、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的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行业协会将继续以服务行业需求为宗旨,紧紧围绕绿色生产这条主线,抓住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牢固树立绿色、责任、和谐、共进的行业理念,建立健全混凝土行业信用体系,建立统一的、涵盖混凝土行业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标准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动态监管,着力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完善交易机制;支持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向规模化、多元化的领域发展,鼓励更多的混凝土企业上市;进行适度行业布局引导,根据我国东西部地区及城乡地区混凝土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规范和适度抑制发展过热地区混凝土行业产能继续扩大,扶持和引导发展不足地区混凝土行业产能增加,促进企业在适应区域性、多样性及个性化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形成有序竞争、共赢发展的市场格局;引导企业高度关注相关的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节能减排、住宅产业化建设、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参与混凝土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由需求拉动行业增长向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由价格决定的比较竞争优势向差异化竞争优势转变,主动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历史重任;加强各级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帮助企业解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包括政策、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为企业减轻负担、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全面实现绿色生产创造条件。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经历了过去十几年混凝土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和今天凤凰涅槃般的考验,让我们在事业中有所追求、在社会中有所展示、在人生中有所回味。相信我们的混凝土行业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政策保障下,在各级行业协会的协调和引导下,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依靠全行业的聪明才智,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未来,着眼于行业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进行全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积极践行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就一定能够把握混凝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实现我国混凝土行业的绿色低碳健康发展,开拓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国混凝土行业的新辉煌!